当前位置:

洞见 | 对话童彬原④:价格内卷是陷阱,“好而不贵”才是正道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编辑:李雅婷 2025-11-10 12:37:0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当企业调整与高管变动频频占据新闻头条,当消费者面对装修选择愈发谨慎,我们不禁思考:家居行业将如何穿越当前周期?在变革与挑战中,企业又该如何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红网特别推出《洞见》系列专访,与金煌家装创始人、国家一级建造师、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协会副会长、“煌叔聊装修”抖音号主理人童彬原展开深度对话。从行业深度调整的底层逻辑,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路径;从存量时代的增长之道,到未来十年的战略布局;从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平衡,到规模与精益的取舍;从材料透明的诚信建设,到利他初心的商业实践……本系列将深入探寻家装行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以期推动行业迈向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黄怡萍 长沙报道

“价格战本质上是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和消费者权益。”面对行业内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金煌装饰董事长童彬原直言,盲目追求低价只会导致偷梁换柱、预算陷阱等乱象,理性消费应选择“好而不贵”的平衡点。

记者:有人认为,资本进入家装行业后,可能通过供应链把价格“卷”下来,您怎么看?

童彬原:无论是装修公司还是工厂,一旦陷入“卷价格”的恶性竞争,最终受损的必然是消费者。因为这通常只会导致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偷梁换柱。宣传时展示的样品令人满意,但实际送达的材料可能从优等品降为合格品甚至残次品。外行消费者难以辨别。例如,某些施工方带业主看180元/张的板材,收款后送至工地的却是几十元/张的劣质板。总价四五万的板材,其利润可能高达一半。

第二种是低价陷阱。初期以超低预算和优惠价格吸引客户,一旦施工开始,各种增项费用便接踵而至。对方备有一套完整的加价逻辑,最终让消费者后悔莫及。

因此,当商家的报价远低于市场合理水平时,消费者需要警惕。我们的成本结构大同小异,为何它格外便宜?理性的选择,不是最便宜或最贵的,而是“好而不贵”的。

记者:那您觉得行业内企业该如何理性决策,走出价格内卷的困境?

童彬原:客户自有他们的判断。如今的家装客户更看重设计、材料质量和交付能力,而非单纯的低价或店面规模。2023至2024年,一些大资本曾高调进入行业,但其推行的大店和新零售模式在今年已大多偃旗息鼓,这正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企业本质是盈利的,长期低于成本价运营绝不可持续。行业内有太多教训,一些公司今日还在大张旗鼓地收定金,明日便卷款跑路。它们依靠预售资金回流,一旦难以为继便关门大吉,有的甚至提前变更法人,其行为已涉嫌诈骗,最终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理性消费的核心在于判断价格的合理性,“好而不贵”应是最终的衡量标尺。消费者务必多问、多看,凭借常识与经验做出明智选择。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编辑:李雅婷

本文为家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j.rednet.cn/content/646955/54/154195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家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