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匠人本色丨39年炼就“佛系匠人” 木工廖建军的家装奋斗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编辑:甘伟萍 2019-07-24 15:41:05
时刻新闻
—分享—

001.jpg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在湖南装饰行业,有许多的工匠在施工中融入技艺,在坚守中传承匠心,推动着装饰装修行业的不断发展。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匠人?他们又是如何行走在追求极致的匠心之路上?我们该如何学习匠人精神?

即日起,红网家居频道策划推出“匠人的坚守”第二季——《匠人本色》系列报道,走近家装行业的匠人,弘扬匠人精神,呼唤匠心归来。《匠人本色》第七期,我们走近名匠装饰的金牌木工廖建军。

>>>时刻专题|红网“匠人的坚守”第2季

1100.jpg

廖建军不仅是名匠装饰的金牌木工,更是长沙家装行业里的木匠翘楚。

红网时刻7月24日讯(记者 黄怡萍)电锯启动,木花飞泻,气钉枪的钉射声和锤子的敲击声相互交替……原本单一平直的板材,在廖建军手中被一一打造成为各式家具。

今年56岁的廖建军,从事木匠工作已经39年了,如今不仅是名匠装饰的金牌木工,更是长沙家装行业里的木匠翘楚。拒绝心浮气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专注且坚持地只做好这一件事,是廖建军对木匠手艺的认知,也是他一直秉承的施工理念。

弃文从“匠”

17岁少年求艺谋生

1980年,廖建军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算是有文化的。因为种种原因,本想在家乡的学校当一名教师的他,弃文求艺,挑着400斤粮食,怀揣800斤的粮票,来到岳阳湘阴的樟树港拜师学艺,从此便爱上了木工这门手艺。

想要学习一门手艺,道路往往艰辛异常。“那个年代,能够得到师傅真传的并不多,学习木工活儿的三年,起早贪黑是常态。”廖建军回忆,最开始从搬木头开始,拉锯,打下手,3年后才学技术活,“不能只是干力气活,还得自己脑子想事,怎么把手艺练得更好。”

三年后,廖建军已经熟练掌握了木工技艺,每道工序都得心应手,自立门户单独揽活儿,并渐渐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

上个世纪,木匠活儿是很吃香的职业,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找木匠来打制家具或者建造房屋。“那个时候木匠还很吃香,但凡出门人家都要称呼一声‘师傅’。”廖建军说。

1101.jpg

廖建军对每道工序都得心应手。

坚守匠心

39年执着手艺炼就佛系“木匠”

20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廖建军进入长沙家装行业,继续做木工,因为手艺好,能吃苦,赢得很好的口碑。

如果要用一个词要形容廖建军,熟悉他的工友们会用“佛系”来形容。和廖建军合作多年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廖建军做木工活儿细致,“他心态好,总说活儿要干好,不能只追求速度”。

“既然是做木工活儿,就要对自己有要求,就要做好,很多时候,因为一个细节把握不准,就会导致失败。”作为手工艺人,廖建军始终追求每一个工艺细节的精益求精。

在廖建军看来,多年的木匠生涯积累下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匠心精神。曾经,在长沙一个大型装修工地上,面积超过200平米的过道在设计时被定为施工木材制作,“木工活儿越多,木工的收入越高”,这对廖建军来说无疑是好事。“可是,咱不能只为自己想。我观察了现场,建议业主改为用大理石,更防潮也更美观,业主采纳了我的意见。”廖建军说。

从事木匠的39年,廖建军见证了家装的变化,“以前,所有的家具都是木匠来打,桌椅门窗一样不少。现在不一样,很多人的家具都是购买的,木工往往只需要做吊顶和墙面。”尽管如此,廖建军却认为活计少了,更要做得细致,“名匠装饰是品牌装饰公司,我必须对得起这块招牌”。

1102.jpg

细致专注,是廖建军的工作准则。

吾心永红

平凡岗位上的“党员工匠梦”

“我、儿子、儿媳妇和女儿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我们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在廖建军的家里,一直有一种喷薄待发的力量引领着他们积极向上生活、成长。

在廖建军心中,优秀的匠人能够在重复工作中展现优良的品性,打造精品,这与一名党员在平凡岗位上应该展现的品性修养、干好本职工作正好契合。

“做一个认真的人很容易,虽然我的职业很平凡,但是我宁可收入少一点,也要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廖建军说,如今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他已经卸下“养家糊口”的压力,更在乎的是传承一份平凡木匠的执着坚守。

木工是廖建军的幸福来源之一,对于每一个上门求教的徒弟他都倾囊相授,“全力教学,毫无保留,我始终相信‘青出于蓝胜于蓝更好’,正是有年轻一代的加入,木工手艺才能发扬光大”。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编辑:甘伟萍

本文为家居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j.rednet.cn/content/2019/07/24/57368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家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