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朝野科技 让出口电视实现“私人定制”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甘伟萍 2018-11-07 10:21:00
时刻新闻
—分享—

自主开发新系统,朝野科技推动实现个性化生产。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选择需要的部件,海外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电视机产品,然后远程下单。完成这些操作后,系统会依照客户订单生成一份产品3D效果图;未来这份订单数据会输入到企业ERP系统里,为客户提供报价,同时方便业务员按照订单跟踪产品的生产。

这是广东朝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野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朝野全球专业电视定制系统”。在个性化定制风靡的当下,作为电视机出口领域的佼佼者,朝野科技利用新技术将个性定制系统化、流程化,以此推动实现真正的生产个性化,并疏通与全球客户的营销对接渠道。

有了这一系统的助力,加上产品过硬的品质,朝野科技的电视机产品不断斩获更多的海外市场份额,已进入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生产的32英寸电视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更是实现第一。

以定制化系统服务全球客户

在朝野科技的工厂里,生产线运作不息,制造着数百种的电视机产品。充足的生产能力让朝野科技中小液晶电视的生产在民营企业里面做到最大。而这些电视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于出口。目前,朝野科技生产的电视机主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比如该企业生产的32英寸电视机,目前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是第一。

海外市场的良好势头,让朝野科技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更好地吸引、服务海外客户,让海外订单的增长更加顺利?而一个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朝野全球专业电视定制系统”则成为这家液晶电视生产商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武器”。

“我们主要面向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有差异,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经销商对每一批货的要求都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外观、插头、商标、美工包装等各方面。因此我们做的不是大量的规模化生产,而是定制化生产。”朝野科技财务总监麦志雄说。

在这一背景下,客户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多样化需求,甚至会时常更新自己的需求。此前,负责将客户新需求及时反映给生产部门的是朝野科技的每一个销售主管。

“但是这样依靠人力沟通比较耗费时间。我们希望有一套系统可以替代人工50%的工作,把人的经验通过软件确定下来。按我们的设想,客户可以自行在该系统中输入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选择组装的方式。”麦志雄说,比起人工,应用系统不仅能节省沟通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

麦志雄提到的这一系统,就是2017年由朝野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朝野全球专业电视定制系统”“互联网+”项目。电视产品的各种特征会分门别类显示在系统中,客户只需要按需选配来进行组装,系统就会根据客户选择的功能、零部件等信息,显示出产品的效果。等到客户确认后,这张订单将会输入到ERP系统里面,以便业务员按照订单跟踪产品的生产。

创新系统应用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此前少有“互联网+”技术研发经验的朝野科技,开发这一定制系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与IT技术的实际应用经历了多次的摸索和调整。

“客户选好产品所需要的选项后,我们的系统会据此显示出一幅3D的产品效果图。这就需要我们为系统捆绑一套3D设计软件。”麦志雄介绍,一般的3D设计软件通常是由客户那端做部分运算,再由服务器做部分运算,“但我们有些客户地处非洲等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这会影响运算速度,所以我们把所有运算都放在了服务器,尽量减少网络传导的数据,降低客户的网速对定制系统应用的影响。”

同时,由于在电视领域没有类似的“互联网+”定制技术的开发先例,朝野科技在很多细节都碰到过难题,只能靠不断的试验纠错。“比如用哪套三维设计软件、如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拆分系统、改变程序的底层模式等等,我们都尝试过很多方法。”麦志雄说。

由于产品及市场技术的发展,客户要求不断变化,朝野科技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创新性地提出了自定义功能。“由我们自己改程序是不现实的,有了自定义功能,即使不会编程的业务人员也可以自定义计算模式、业务模式、产品类型及特征等,设定新的应用,或者自行增减电视产品特征,提高系统使用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麦志雄告诉记者。

在系统的带动下,朝野科技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更加稳健。2017年,朝野科技销售额8.3亿元,产量突破300万台,预计2022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朝野科技每年将按照20%的速度增长发展。”朝野科技董事长吴燕平说,企业产品顺利通过了欧美等国家认证,不断征服着更多市场疆域。

做实改造调查激发更多变革效应

“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将定制系统和ERP系统相连接,这样客户定制好的订单可以直接传送到生产部门执行,‘互联网+’定制系统也会从ERP系统中收集数据,帮企业算出成本然后报价给客户。”麦志雄表示。

同时,朝野科技正着力实现更大范围的数字化。通过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朝野科技正着手进行软硬件设施的改造,把工厂的注塑机等设备数据打通,并传输到控制系统,以进一步实现对机器的远程控制;一旦生产出现状况,控制系统能即时发现异常。目前这一探索正在启动。

此外,为了增强企业在产品创新与生产改造等方面的技术底气,朝野科技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并与华南理工大学、五邑大学、佛山职业科学技术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技术后盾。

在麦志雄看来,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一般有两个途径:请专家来调研后指导改造,以及自己碰到瓶颈后去探索改造。“无论是哪种途径,也无论是在产学研合作还是自主研发过程中,企业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哪些改造对自己来说是合适的,改造后哪些任务人力来做、哪些由机器承担,投入产出比值不值得。这需要做详细的系统调查、系统分析及系统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工业互联网变革的意义。”

■观察眼

找准工业互联网

变革的小切入口

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说过,数字技术是今天在全球面临增长的压力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极其正能量的一种模式。任何一个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迈向数字经济的过程中都需要培养一种原来所没有的数字引导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大的机遇在于这些普惠型的数字科技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实体经济正在面临产业变革的窗口期,制造业正面临着全球的加速,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拥抱新技术变革还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南海大量分布的中小企业可以像朝野科技一样,先选择一个最迫切的、也最适合自己的切入口,以“互联网+”技术彻底改造一个环节,然后再积累经验,在更大范围内铺开变革。

朝野科技选择的切入口是下单。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切入口,但企业花的心思却不少。在设计这一环节改造时,朝野科技既考虑了全球客户的应用场景,又加入了方便自己适应客户、市场变化的创新设计。而且这一环节的改造,未来还会牵涉生产与研发设计的个性化等,可谓有全局性影响。

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企业清晰的改造规划上。正如麦志雄所说,每上一个改造项目,企业都会做一个系统分析调查,把得失提前整理清楚。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找到改造的小切入口,然后再辅以透彻明晰的调查,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变革中十分必要的铺垫和举措。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甘伟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家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