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以智慧物业为支点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好小区。
下班回家变成刷脸秒开门,电梯故障时物业比业主更早抵达,连小区绿植都能“喊渴要水”……这样充满科技感的生活正在慢慢成为现实。近日,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接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住宅小区智慧物业建设的通知》及配套的《住宅小区智慧物业建设导则(试行)》,以智慧物业为突破口,从项目规划源头发力,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助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一场关于“未来家”的变革正在长沙按下加速键。
全周期植入智慧基因
建房如造“数字生命体”
记者了解到,长沙市住建局此次发布的文件,最大亮点在于将智慧物业理念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其中,在策划阶段,建设单位需像为房子编写智能说明书一样,把智慧物业建设专篇写入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通知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包含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深度、智慧物业管理平台的预期功能目标等关键内容。此外,智慧物业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概算中的智能化工程费用。这就好比在盖房子前,先给它设定好了“聪明大脑”的配置。
设计阶段同样如此。通知明确,设计单位不仅要绘制传统施工图,在施工图审查阶段还要提交包含智慧物业建设专篇、BIM模型等在内的相关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在进行智能化工程招投标时,也要明确智能化系统包含智慧物业建设相关子系统及管理平台的具体建设要求。
后续施工阶段,工人不再是简单搬砖砌墙,而是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文件、相关标准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并将智慧物业相关施工数据信息录入设计BIM模型中,让建筑从图纸到落地全程都有“数字孪生体”相伴。
竣工验收阶段,市住建局将建立完善验收标准,切实保障各项系统功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能够稳定、正常运行。验收通过后,建设单位需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根据竣工资料,将BIM竣工模型及智慧物业管理平台移交给物业单位。同时,建设单位需组织设计、施工、物业等单位开展交付培训,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运维阶段,物业单位可充分应用已有系统,结合实际管理和项目需求,拓展多元化服务和社区交流平台;同时,定期开展智慧物业相关设施维护与升级工作,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住户提供持续高质的服务。
政企协同创新破局
打造智慧物业“长沙模式”
上述通知还明确,各级住建部门明确分工,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建设单位作为智慧物业建设主体,设计单位负责系统规划设计与技术支撑,施工单位负责按图施工并录入相关施工数据,物业管理单位承担日常运维管理,社区负责宣传引导与协调配合。
此外,长沙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物业的打造,住建局将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智慧物业建设不仅给予财政奖补“真金白银”支持,还将开通审批绿色通道,让企业少跑腿、快落地,构建良好的政策保障体系。
通知明确,各区县(市)住建局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监督”的原则进行监督管理。物业管理部门对物业管理单位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各项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同时,将评估结果作为对建设单位及物业管理单位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以督促相关企业切实履行职责。本通知自2025年6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从“砖头水泥”到“智慧大脑”,长沙正以智慧物业为支点,撬动住宅小区的品质升级,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变革。长沙市住建局还发布了《住宅小区智慧物业建设导则(试行)》,对智慧物业建设的智能安防、建筑结构与公共设施安全监控预警、小区品质保障、智能化集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为智慧物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表示,此举紧密围绕“四好”(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目标,借助数智化手段,构建高效、智能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住宅小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同时,打造具有长沙特色的智慧住宅标杆,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生活空间,为韧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孙占锋
编辑:甘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