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艺大师周世洪:用匠心“拿捏”泥与火的艺术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智芳 颜蕾 编辑:甘伟萍 2020-04-22 08:59:42
时刻新闻
—分享—

0010.jpg

周世洪在制陶。通讯员 姚龙摄

周世洪是铜官窑工匠代表之一,和铜官众多制陶家庭一样,57岁的周世洪祖祖辈辈在泥与火之间摸爬滚打。

周世洪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在家人的熏陶下,对陶瓷艺术情有独钟。从醴陵陶瓷美术学校毕业后,他到深圳打拼,从事陶瓷设计工作,一干就是12年。2013年底,得知铜官正在振兴陶瓷产业,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在铜官国际陶艺村创办了“和万月”陶艺工作室。

4月20日,记者来到周世洪位于长沙望城区的陶艺工作室,一打开门,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呈现眼前,栩栩如生的小鸟,以假乱真的藤编鱼篓……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空间。

和泥、拉坯、蘸水、塑型、修边……正在工作的周世洪,并未因为记者的造访,而放下手中的活。

“做陶瓷是一件枯燥的事,而且又脏又累,陶艺人得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性子,才能做出有感情有温度的作品。”周世洪告诉记者,从构思到制作,要对每一个环节精雕细琢,力求做到完美,只要经过他指尖的精美艺术创作,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能展示出陶艺魅力。

“比如《荷韵》这个作品,它的成型方式是泥条盘筑、捏塑、堆花,它描述的是江南水乡情景,鱼篓、荷叶、小鸟相映成趣,一片祥和气氛。”周世洪介绍,制作上采取传统的拉坯与盘泥条手法制作主体,手工捏塑制作荷叶与小鸟。色彩上充分利用土的原色和仿旧淡雅的绿色等来强调色的和谐、视觉上古拙的美感。

57岁的周世洪仍保留着对陶瓷创作的极大热情,每天的工作时长保持在12个小时以上。他说,每天这样的制陶成了自己的习惯,陶瓷作品的构思、创作过程非常艰难漫长,一遍遍推倒再重来是常态,出新品、出精品需要有匠人精神,这也是匠心的本质。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王智芳 颜蕾

编辑:甘伟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家居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