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黄怡萍 长沙报道
“老房子是有记忆的,装修不是抹去痕迹,而是让故事继续生长。”推开浏阳河畔重装老房的入户门,业主毛女士的一句话便道出了这个家的灵魂。
10年旧居,126㎡三室两厅,总花费仅26万元(含拆除+家具),却处处透着“不刻意”的优雅——旧家具与新空间共舞,老布艺与绿植相映,连厨房的墙砖都保留着时光的痕迹。本期《清爱的家》走进业主毛女士的家,一起看看懂生活的女人如何“驯服”装修。
空间哲学:不设限的松弛感
“很多人执着于玄关隔断,但绿植和开阔感才是我的仪式感。”毛女士笑着指向窗外的绿植。原户型赠送的入户区被彻底打开,一株植物、一张换鞋凳构成随性动线,阳光从客厅长驱直入。
橱柜翻新、冰箱移位,但墙体与瓷砖原封不动。“烟火气不需要推翻重来。”毛女士的旧物改造哲学在此极致呈现——面包机“叮”声是早餐的背景音乐,捡来的松枝插瓶成了最朴素的装饰。
旧物再利用:环保与情怀的双赢
在毛女士的客厅里,餐桌布与定制书柜奇妙混搭;主卧保留原家具,只新增一只女儿送的毛绒熊。
“环保是其次,关键是这些物件承载着我们生活的痕迹。”毛女士说,最动人的是去客厅化的客厅——未分类的书架、女儿老师的字画以及收集的各种家居小物件,无序中藏着知识流动的自由。
家居细节:藏在细节里的浪漫
“这个花园是先生送我的50岁生日礼物,连防腐木都是他亲手铺的。”阳台花园里,毛女士轻抚枝叶。小女儿的卧室窗外是她曾就读的小学,窗内是巴黎获奖的儿童画,时光在此闭环。
一只看似复古的首饰收纳盒,竟是设计师阳阳手工打造。“比任何大牌单品都珍贵。”毛女士的感动印证了:好设计未必昂贵,但一定懂人。
“家可以不变,但生活要常新。”关注@清爱的家,和你一起探房“寻宝”,解锁更多生活美学灵感!
来源:红网
作者:黄 怡萍
编辑:周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